马原重点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 社会根源: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 阶级: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 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4.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原本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2.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的物质范畴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种客观性,是从自认存在和社会存在中抽象出的共同特性。

物质的存在方式

  •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 空间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系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 客观性
  2. 普遍性
  3. 多样性
  4. 条件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产生新的矛盾,事务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务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

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质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当事物发展在量变阶段时,要踏实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做准备;当质变来临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1.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虽然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但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2. 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活动。
  3.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地、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题、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p77)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物质生产实践
  2. 社会政治实践
  3. 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79

四个方面: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p81

  •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从实践到认识p84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价值p103

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性,它们是价值本质的表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p110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p112

在自由问题上,哲学史看法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倡导消极地顺应自然、抹杀人类自由可能性的宿命论;二是强调人的意志或某种精神力量绝对自由的唯意志论,否定客观必然性,片面强调主体性的毫无限制。二者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p125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p1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基本矛盾和这一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力以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结构复杂的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

  1.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2. 劳动对象
  3. 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p152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社会基本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69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p172(重点)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1. 首先,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
  2. 其次,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
  3. 最后。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他们割裂开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商品的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184(重点)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在上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本质)的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体现一种社会关系。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91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

  1.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基础
  2.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p204

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W是商品,G是流通中的货币。

G—W—G’“公式中,W是商品,G代表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作为资本的货币,G’代表的是价值增殖后的货币。这个公式表明资本运动的一般目的是价值增殖,因此称为”资本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商品交换的原则是矛盾的。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在流通中创造了新价值。理解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 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 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p207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公式(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
$$
W=c+v+m
$$
剩余价值率公式:
$$
m’=m/v
$$

$$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222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p23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19实际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实际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1.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3.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p239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p242

  •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交战国的政府就借助国家的力量扩军备战,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统治和管理,对全部生产实行最严格的统计和监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此得以产生。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基,危及资本主义的生存。
  •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期间,帝国主义各国都建立了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实行全面统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得以确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

  1.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可以、高风险的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2.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 宏观调节, 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
  5. 微观规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p248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
  • 资本书如果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 生产全球化
  2. 贸易全球化
  3. 金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从本质上讲,竞价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与组织保障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1.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4. 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

负面影响: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2.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3.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的主要表现p257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4.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 政治制度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原因:

  1.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 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
  3.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1. 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 资本追求的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
  3. 资产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p282

《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欧洲爆发了规模浩大的1848年革命。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

时间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发展后,社会主义咋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 (重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两个必然”的根本依据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3.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目的
  4. 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5. 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6. 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
  7. 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地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9.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
  10.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长期性p308

  1.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汇率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p311

  1.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3.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 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3. 必须充分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328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马原重点
http://cdt3211.github.io/2023/12/19/马原/
作者
Abner
发布于
2023年12月19日
许可协议